“春天赏百花绽放,夏天看时尚潮流发布,秋天分享婚恋浪漫,冬天开启养生休闲之旅。”这是青岛市市南区在2018年青岛旅游主题发布会上向游客发出的诚挚邀约。然而,在市南区的主政者心目中,这一片30.01平方公里的热土上,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。

青岛是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城市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而市南区是青岛市委、市政府的所在地,作为青岛市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旅游中心,传承了这座城市固有的时尚基因和东西交融的欧陆风情。在这里,无论老城区的古典、浪漫,还是新城区的现代、时尚,都散发着独具一格的魅力。

辖区可开发土地面积已近上限的市南区,在过去的2017年抓住时尚引领、文旅融合这一新引擎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推进时尚元素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。在彰显城市历史文脉同时,把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,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创新。以全力打造国际化全域旅游目的地为契机,参照5A景区标准,推进全域5A升级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,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。

高楼林立的东部城区

国际化湾区资源得天独厚

成就文化传承的时尚之地

如果要问2017年市南区的热词是什么,“时尚”绝对要排在靠前的位置上,这个曾经离普通百姓生活还有点距离的词汇,正在变成身边的点滴变化。2017年年初,“加快建设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”被确立为市南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。在市南区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分别提出,“发展创新开放的时尚经济,增强转型升级新动力”和“发展时尚经济、繁荣时尚文化、倡导时尚生活、打造时尚湾城”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推进时尚元素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,以“时尚+经济、文化、生活”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创新。从此“时尚”之于市南,已然成为指引全区经济工作的发展路径和坐标。

之所以把“时尚”纳入城区发展目标,除了与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,更离不开市南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。市南区位于青岛市城区南部而得名,因城区内山海岛城湾交相辉映,成为青岛“红瓦绿树、碧海蓝天”城市特色的代表性区域,是青岛市旅游的高端之地。这里拥有“世界最美海湾”以及海滨风景区、奥帆中心等A级以上旅游景区(点)15家,其中AAAA景区4家,是国内少有的景区高度聚集的中心城区之一。区域内出入境及入境旅行社182家,全区A级旅行社数量达到全市的38.7%,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品质保障。

市南区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,全市40%以上的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聚集在此,可以说是青岛的文化内核,也是文脉所在、传承之地。市南区拥有“八大关”和“小鱼山”两条中国历史文化明街。辖区共有72处339栋各级文保单位、41处名人故居、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等265处历史优秀建筑,是青岛最早的电影院、啤酒、海水浴场等“青岛时尚”的发源地。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、故居文化、民俗文化、老字号文化、里院文化高度集中并得到较好的保护。

如果说西部城区代表着青岛厚重的文化底蕴,东部新城区则是现代与时尚的代名词。这里是2008年奥帆赛举办地,豪华游艇、帆船运动和体验、海上垂钓等时尚休闲项目集聚。作为全国重要的时尚商业中心,青岛市市南区云集着数百家全球著名商家和品牌,集聚了海信广场、华润万象城、中铁青岛中心等高端时尚综合体,定期举办旅游节会、时尚论坛、文化演艺、国际一线品牌秀等时尚活动,引领了时尚旅游消费的发展,是名副其实的时尚魅力之城。辖区内有星级饭店28家,其中5星级5家,威斯汀、海尔洲际等高端酒店集团集聚,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旅游接待能力。

近年来,青岛市市南区积极挖掘历史积淀,突出时尚引领,着力打造成为“山、海、岛、湾、城”互相交融的世界级全域旅游目的地。加快建设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,为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、更加时尚美丽、更加独具魅力贡献着市南力量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,市南区的旅游业以强有力的逆市增长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。

培育新型旅游业态

文旅融合塑造品质之城

漫步在青岛老城区,在中西融合的欧陆风情中,凝练着近现代历史沧桑的一座座老建筑,正焕发着新生机。依托老舍故居辟建的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——骆驼祥子博物馆,自2010年对外免费开放以来,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老城区。这正是市南区挖掘名人文化,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的有益尝试。骆驼祥子博物馆和康有为故居纪念馆自开馆以来,共接待200多万中外游客,成为全市重要的人文景观。

青岛老城区的建筑,大都在百年以上,有一些由于缺乏维护逐渐变得老旧破败,不仅影响了市容,更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。然而,这些老楼的背后,却蕴含着青岛丰富的近现代历史。20世纪二三十年代,青岛先后聚集了众多文化名人,群星璀璨、光耀中华,名人故居也成了青岛一条独特的风景线。这里有闻一多故居、老舍故居、王统照故居、沈从文故居、洪深故居等等,一幢幢老建筑如今有的作为景点开放,有的则已经成为普通民居,宁静厚重的文化气氛至今仍在。

以康有为故居、老舍故居等为基点,市南区整合30余处名人故居,打造的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成为青岛旅游的新地标。以此为契机,发挥文保单位、优秀历史建筑及名人故居集聚优势,积极引进复合型文旅项目,引导新型业态发展,促进产业跨界整合,以新型业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,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。探索复兴和发展一批青岛历史人文景观项目,采取公私合作的方式,带动大学路周边文化旅游业态聚集,吸引一批与建筑遗产相呼应的咖啡茶饮、文艺沙龙、特色书店等业态。不仅如此,与之相邻的黄县路、龙江路一带,咖啡馆、独立书店、美术馆等带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个性小店也多了起来,形成独具文艺范的旅游休闲街区。

依托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,着力引进文博场馆、文旅休闲、特色餐饮等复合型项目。同样的尝试还出现在八大关万国文化建筑博览汇项目中,随着10个重点主题场馆相继开放,这里正被打造成集历史文化、艺术品鉴、休闲娱乐于一身的可体验的公共文化景区。

文化与旅游的跨界融合,不仅体现在对老建筑和名人故居的开发利用上,市南区还通过系统整理研究全区近现代人文历史、文化遗产、名人文化等资源,编辑出版了《老舍青岛文集》、《风雨半城山——刘子山传奇》等系列丛书,打造文化内涵与旅游纪念价值完美结合的文创礼品。引导独立书店发展,在培育良友书坊、不是书店等老牌独立书店的基础上,引进全国著名书店品牌“方所”,打造涵盖书店、美学生活、展览空间、文化讲座与人文咖啡等功能的复合式业态。先后开放20余处民营美术馆,全年举办“时尚公益美展”15场,专业学术画展20余场;其中嘉木美术馆开馆四年来,已成功举办“彩青岛”系列主题展200余场,吸引游客市民超过40万人次。

坚持规划先行,构筑全域发展格局;引进复合型项目,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质;引导新型业态发展,探索产业融合新模式……市南区的全域发展策略越来越丰富,思路越来越清晰,实践也越来越有成效。经过一系列的再造,市南区已经跳出单纯的观光式旅游,进而打造涵盖文博场馆、展览空间、旅游休闲等功能的复合式业态,整个市南城区也成为“体验性、开放性城市公共休闲空间”。

大力发展时尚产业

高端旅游成就时尚之城

传统观光旅游的核心区“旅长游短”,有过境客流比例高、游客滞留时间短等问题,市南区通过引进高端项目、创新深度产品等方式,倡导“慢游生活”,推动从“走马观花”向“驻马赏花”的转变。国际时装周、婚恋节、管乐节、赏花会,一场场高端前沿的活动将市南区变成时尚潮流的“秀场”,市南区充分发挥节会效应,推动时尚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。

春季赏花是青岛的传统习俗,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,青岛的春季樱花会就闻名全国。花开最盛时胶济铁路会有赏花专列,从山东各地载来游客,青岛的客栈、旅馆全都爆满。臧克家等诸多作家、诗人,都留下了描述中山公园樱花的文章、诗句。2017年,市南区恢复性开办了“青岛赏花会”,采取赏花路线与街头艺术展示相结合的形式,发布5条赏花路线,组织意大利三维地画、管弦乐赏听等具有国际水准的街头演艺10余场,让市民和游客在赏花的同时欣赏到高雅艺术的魅力。青岛·市南国际管乐艺术节,更是邀请到十余位世界顶级双簧管大师,为青岛奉献天籁之音;首届太平湾啤酒音乐节依托八大关太平角万国建筑博览汇项目,组织10余场高水平演出,促进啤酒、文化、音乐、老建筑汇聚融合。时尚自然离不开时装的点缀,2017中国(青岛)国际时装周为岛城观众献上了26场时尚大秀;同样立足国际视野策划实施的2017青岛国际婚恋节,举办了国际婚尚流行趋势发布会、高峰论坛、穿着婚纱去旅行等活动,广泛吸引海内外新人参与。

近年来,市南区发挥旅游业服务大众、促进消费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的作用,大力发展高端旅游,支持发展节庆会展,构建多元化旅游营销体系,推动旅游产业与时尚商务、时尚生活、时尚文化等时尚类产业紧密结合,以时尚经济促进文化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。

持续发展高端旅游,建设北方时尚之城,除了持续增强的陆域项目开发,市南的高端旅游项目正在向更加广阔的海域和空域发展,形成“上天下海”的新趋势。通过促进青岛旅游集团国家航空旅游试点项目、水上飞机等新型项目建设,推动新兴航空旅游发展。发挥世界级帆船比赛影响力,推动以海上旅游、邮轮旅游、海洋体育、海洋美食为支撑的海洋旅游发展。发挥华润万象城、海信广场等高端载体聚集效应,引进一批时尚旗舰店、免税店和国际知名品牌,扩大高端时尚旅游消费。推进海天大酒店改造、深蓝广场等总投资300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,瑞吉、丽思卡尔顿等世界知名酒店将相继入驻;依托高星级酒店聚集优势,发展高端商务旅游,鼓励引导企业不断壮大商务旅游的规模和实力,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旅游接待能力。

市南区得天独厚的山海城景观,是天然的摄影棚,每年有数万对新人来这里拍摄婚纱照,为此市南区成立产业联盟,搭建发展平台,充分挖掘婚恋旅游市场。逐步实现“南三亚、北青岛”的区域定位,打造国内领先、国际知名的婚恋旅游目的地。新成立的青岛婚恋旅游产业联盟,为企业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,加强与国际国内婚恋组织、专业结构的合作,引进和扶持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婚恋企业、机构和人才到市南区发展。推出一批精品旅游产品和线路,加快构建集婚纱摄影、婚庆服务、婚恋度假为一体的婚恋旅游产业链条,推动婚恋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,并形成新动能。

构建全域产品体系

城景一体打造幸福之城

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兴起,居民需求品质化与旅游业供给的粗放性之间也产生了不小的矛盾,如何化解这一矛盾,成为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。市南区探索旅游供给侧改革新思路,通过旅游与文化、深度体验和城区的全面融合,破题旅游供需矛盾,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。依托“最美海湾”资源禀赋,参照5A景区标准,做优滨海休闲旅游带,发展入境游、休闲度假、文化体验等高端旅游,推进全域5A升级,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、全域发展。

市南区只有3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,却聚集了15家A级景区、28家星级酒店、182家旅行社,以及极具规模的高端商场集群。而这些,都是发展全域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。利用这一优势,市南区以“城区即景区、景区即城区、城景一体化”全域旅游理念,打破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产业要素的界限,规划开放化的旅游空间、广泛化的旅游客体、自助化的旅游方式,推动从“城区旅游”到“旅游城区”的转变。以发展国际标准的旅游业提升城区幸福指数,打造城景一体的国际化旅游城区。

通过优化旅游功能区定位,统筹区域发展格局,倚靠浮山湾、汇泉湾、青岛湾及滨海一线形成“三湾一带”。突出前海一线时尚主题,整合世界级的建筑资源、旅游资源、医疗健康资源,大力发展入境游、休闲度假、文化体验等高端旅游,融合健康服务、婚庆摄影、影视拍摄、个性化旅游等新兴产业,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、全域发展。

在青岛,“最美海湾”品牌正在成为全域旅游产品的代表作。市南区依托“最美海湾”自然禀赋和文化底蕴优势,推出6条“最美海湾·青岛记忆”主题线路;联合青岛国家旅游局导游大师工作室,推出10条“最美海湾·大师之旅”产品,初步形成辐射全域的“最美海湾”品牌体系。举办两届“最美海湾”摄影大赛,有效提升最美海湾影响力;依托微信、微博、论坛、门户网站等平台,开展“深游市南·心发现”十大深游线路评选活动,活动影响人群达到180万人次。

全域旅游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旅游消费产业链的延伸,市南区打破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产业要素界限,在市旅发委指导下,先后承办两届青岛市旅游文化商品创意设计大赛,共征集450组1200余件参赛作品,以此来促进旅游商品研发,拉长旅游消费产业链。其中,首届大赛获奖作品“多彩青岛系列丝巾”获得海峡两岸旅游文创产品大赛两项金奖,并入选中国百佳旅游商品;第二届大赛首创新品牌类奖项,促成多个合作项目落地,并成功推荐3件获奖作品在全省大赛中荣获新品牌奖、金奖及银奖。

全域旅游的成败,离不开全域旅游体系的构建和旅游市场环境的优化,为此市南区着力从三个方面加以落实和提升。一是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,组织2次安全生产工作培训会议,举办青岛市市南区旅游景区安全应急演练,100%签订旅游企业安全责任书。二是规范旅游消费市场秩序,出台《青岛市市南区旅游市场秩序重点问题快速应对工作方案》,建立了8大重点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、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;完善预案、联合检查、专项巡查等方式,建立旅游、综合执法、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的快速应对机制,年均开展各项检查300余家次、妥善办结游客投诉670余件,有力地维护了城区良好旅游形象。三是增强旅游业综合实力,2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,新增省级旅游街区2处,新增A级旅行社4家。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,5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接待游客达到20余万人次。

作为青岛城市的核心区域和青岛城市精神、气质、魅力的主要承载区,市南区正在致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走在前列,文化繁荣和文明建设走在前列,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走在前列,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走在前列,开创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新局面。“下一步,青岛市市南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,不断以文化铸造旅游灵魂,培育高品位文化旅游名片,逐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,彰显时尚幸福市南的独特魅力。”市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。

青岛八大关老建筑的新时尚

“走在这青岛的八大关,有一场重逢还没上演……”2017年,一首民谣《八大关》传遍了青岛人的朋友圈。似乎在一夜之间,这个温婉回转的旋律,唤起了青岛人专属的浪漫记忆。素有“万国建筑博览会”之誉的青岛八大关建筑群,主要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,这里集中了德、日、俄、英、法、美等20多个国家的各式建筑风格。236栋各式建筑集中展现了青岛“红瓦绿树、碧海蓝天”的独特风貌,是最受青岛人喜爱的休闲地之一,也是游客来青岛旅游的必到之处。

由于种种原因,八大关内的大部分老建筑都是“庭院深几许,锁沉无人识”。不仅外地游客只是走马观花地一览而过,就连本地居民也难以走进这些老建筑内一探究竟。如今,这种状况正在悄然改变。2017年8月以来,青岛市将部分“沉睡”多年的八大关老建筑打造成美术馆、艺术馆、咖啡简餐馆和民宿等,让这些老建筑焕发出时尚新活力。

1月10日,在位于湛山二路2号甲的“青岛遇见米兰”餐厅,一对年轻人正在一边品饮着“米兰味道”咖啡一边享受着冬日的暖阳。这所庭院内的建筑始建于1925年,由德国建筑师哈林斯设计,是太平角区域最大的别墅庭院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青岛遇见米兰”意大利时尚艺术博览汇紧密围绕“时尚青岛”的城市发展规划,以时尚为核心,打造岛城新的“时尚地标”。自开业以来,不仅吸引大量顾客前来就餐,还举办了多场时尚讲堂、时装走秀、产品品鉴等活动,深受市民和游客的欢迎。

青岛遇见米兰、遇见梵高、走近比利时、德国黑森林、莫奈花园……一个个洋味十足的名字背后,是根据每栋老房子的历史所确定的主题定位。市南区发挥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汇聚优势,在八大关太平角区域,重点打造“八大关万国文化建筑博览汇”项目,陆续推出蝴蝶楼、地质之光、西班牙风情馆、太平湾现代艺术展览馆等7处文博场馆。市南区旅游局负责人说:“未来,这里将成为比上海田子坊更高端、更小资的体验式旅游目的地。”

提升优化历史文化街区,培育开发特色文化院落,构建与社会、历史、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体系,市南区制定了《青岛市市南区文保单位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计划(2015—2020)》,有规划、按步骤、分年度实施文保单位与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程。2017年区党代会提出,力争五年内保护利用100处以上文保单位和历史优秀建筑,提升、优化、打造历史文化街区5条以上,培育、开发、建设特色文化院落3个以上,构建适应新的社会、历史、自然环境的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体系。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,先后保护利用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20处,完成太平湾艺术馆、遇见梵高咖啡馆等12处保护利用项目。

为了鼓励利用名人故居、各级文保单位、历史建筑等进行保护修缮和引入高端项目、开办文博场馆等业态,市南区通过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,在文保单位保护修缮政策扶持方面,走在全国的前列。区政府年均划拨5000余万元专项资金,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。目前,市南全区聚集了30余处文博场馆,其中注册博物馆15个,达到每3.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。

“市南新模式”助力全民阅读

家住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街道的赵先生,平时喜欢与书为伴,因此也成为图书馆的常客。但是随着年龄增大,出门越来越不方便,借书还书成了“烦心事”。很快,赵先生的这个烦恼就烟消云散了。“现在只要通过市南区图书馆微信号,我在家里就能直接借书,并且书是由快递免费送上门的。还书只要到我家附近的还书点还就可以,很方便。”赵先生高兴地说。

近年来,市南区借助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,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开通免费快递到家服务的互联网公共阅读平台——“青云图”。依托青云图平台,将区图书馆、社区图书馆、新华书店、快递配送、通借通还服务点、自助图书馆等70余处线下资源整合起来,创新打造集线上新书借阅、免费快递配送、线下通借通还于一体的线上线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,切实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,加快推进书香城区建设。上线以来,通过该项目借阅、续借图书达10万册次,成功开启了全民阅读新模式。

为了让市民能够更方便地闻到书香,市南区重构阅读供给链条,构建以读者为核心的阅读服务体系,打造社区图书馆集群,把图书馆建到群众家门口。先后建成60处社区图书馆、1处盲人图书馆及4处自助图书馆,全部实现通借通还,形成覆盖所有社区的“图书馆集群”,让读者实现近距离借书、读书、还书一体化服务。

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新型阅读供给模式,不仅细分阅读服务群体和图书上架品类,提升了阅读供给精准度,而且突破了公共图书馆坐等读者上门的服务理念。市南区通过着力拓展社会化阅读服务渠道,不断拉近读者与阅读的距离,逐步构建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共建共享、辐射全域”的线上线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。

“啡阅青岛”项目,让市南区的120余处咖啡馆、文博场馆、主题民宿、银行网点、学校、产业园区、商业楼宇、大型商场等,也都成为市民借阅图书的服务点,选取其中4家规模较大的咖啡馆开通图书通借通还服务。而创新打造儿童主题图书馆——市南区图书馆青岛农商银行儿童主题图书馆,则进一步完善了多元化的阅读供给渠道。

市南区通过公共图书馆、社区图书馆、盲人图书馆、自助图书馆、啡阅青岛,统一组成了星罗棋布的图书馆集群,打造出居民“身边的图书馆”。以“青云图”平台为支撑的线上线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运行,打造了“云端图书馆”居民“家中的图书馆”。解决了公共图书馆受开放时间、服务距离等限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现实阅读需求等问题。随着“青云图”阅读服务理念的不断扩展,杭州图书馆、浙江图书馆等外地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网上阅读服务平台,市南区开创的互联网阅读服务新模式,在全国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强。下一步,市南区计划整合更多的公共文化资源,推进区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线上借阅,不断扩展线上书库规模,拓展线下服务渠道,逐步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阅读服务体系。